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成華 見習記者 崔敏) 5月5日,,就讀于師大二校外語系的大三學生劉雁云致電本報熱線,,反映自己遭遇夜市買鞋的“鬧心”經(jīng)歷,,并借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購物需嚴把質(zhì)量關(guān),,切莫貪小利而吃大虧,?!薄扒疤焱砩?,我在校門口的夜市地攤上買了一雙淡藍色帆布鞋,,燈光昏暗看不太清楚質(zhì)量,,買的時候只試了尺碼合適,,賣家一直強調(diào)‘絕對沒有質(zhì)量問題,,如果不滿意明天還可以來調(diào)換’”。壓低到40元的價格讓小劉動了心,,誰知買回去后卻傻了眼:鞋帶臟兮兮暫且不說,,鞋幫滲出的膠水痕跡蔓延到了鞋面,整雙鞋透露著粗制濫造的氣息,。第二天穿了一上午,,鞋底整個向外塌陷,走起路來雙腿止不住地向‘內(nèi)八字’傾斜”,。
接下來的“維權(quán)”行動更是讓小劉郁悶到極點,,昨天晚上我?guī)е业綌傊飨胪隋X或者更換,沒想到賣家‘翻臉不認人’,,說我不是在她的攤上買的,,想借機訛詐她?!睌傊髯屝⒊鍪举徫飸{證,,拿不出憑證的小劉只好“啞巴吃黃連—— —有苦難言”了。
5日晚,,針對小劉遇到的“遭遇”,記者來到師大二校門口的夜市實地走訪,。以校門為原點,,夜市沿著東西方向各延伸了近150米,出售的商品主要有衣服鞋襪,、日用雜貨,、熟食小吃三大類。300米左右的路段上,,密密麻麻分布著近50個攤位,,有的攤位之間可容一人通過,有的甚至“糾結(jié)”到一起,,不容人過,。由于攤位占用了道路,原本寬敞的街道變得狹窄不堪,,學生們和附近居民被“壓縮”在擁擠的過道間緩慢挪動,。
在一家出售T恤的攤位前,記者發(fā)現(xiàn)所出售的衣物做工粗糙,,線頭凌亂四溢,,甚至沒有產(chǎn)品說明的吊牌。問及衣物的面料成分,、生產(chǎn)廠址等信息,,賣家更是言辭閃爍,、模棱兩可。由于是在路邊,,攤位周邊又沒有可以遮擋的東西,,商品上都蒙上了灰塵。攤主們一邊賣東西,,一邊不斷地拍打或抖落商品上的灰塵,。燈光作用下衣服的顏色準確辨認度不高,就讀于該校的武智虹就曾因此誤將橙色上衣錯覺為粉紅色,,致使購物不遂心意,。
附近小區(qū)的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價格低廉,買上不如意的商品也只能自認倒霉,,最終不了了之,。再次找商家退換會遇到很多‘刁難條件’,就算達到目的也會生一肚子氣,,不太值得,。”由于夜市攤位流動性很大,,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商家不會開具相關(guān)購物憑證,,一旦消費者權(quán)益受損,,往往難以維權(quán)。在此,,本報提醒廣大市民,,夜市攤上買東西,購物還需看仔細,,建議把好質(zhì)量關(guān),,尤其是購買服裝、鞋帽,,應仔細查看其是否具備生產(chǎn)廠家,、面料成分等相關(guān)指標,切莫貪圖便宜,,讓“問題”商品穿上身,。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