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多所學校進行了期中考試,。面對考試成績,,許多家長失去了平靜。一位家長說:我真想把家長微信群刪了,,看著都讓人心煩。這個星期天不能休息,還得讓孩子補課,。”還有一位家長這樣說:孩子考得不錯,,可我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同事家的孩子不但成績好,還有特長,,唱歌,、跳舞、畫畫,,樣樣走在前面,,讓我既羨慕又擔心,,生怕孩子只會學習,將來落在別人后面,?!?/p>
許多家長的教育焦慮,即源于脫離家庭實際與孩子個性的無謂攀比,,無視教育規(guī)律,、無視孩子的感受,只求臉上光鮮的做法,,就像大國之間的軍備競賽,,結果只會落得兩敗俱傷——父母勞心費力、焦慮不堪,,孩子沒有閑暇,、沒有幸福感,變得厭學乃至厭世,。而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賺得盆滿缽滿的培訓機構。
一些家長常告誡孩子,,學習要從硬記轉向理解,,從死學轉向會學,殊不知家長自己也要從操控轉向激勵,,從依循經驗走向尊重規(guī)律,。多了解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多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才能做合格家長,,才能給孩子終身受益的能力與智慧。相對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時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長的教育理念,。早學,、狠學、苦學,、多學,,固然暫時會出成績,但注定是短視的,、違反教育規(guī)律的,、得不償失的。
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長自己有一雙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讓教育回到科學的軌道上來。幼兒的興趣,、小學的習慣,、初中的方法、高中的思維,,是貫穿在孩子成長不同階段著力培養(yǎng)的內容,,這是不可以超越的。
眼下,,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該過度宣揚廢寢忘食、爭分奪秒的學習經,,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識上來,,讓孩子有玩耍、發(fā)呆的閑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間,。倘若家長們都有尊重規(guī)律的意識,有科學的觀念導航,,兼顧孩子的個性,、愛好等特殊規(guī)律,那么,,不僅孩子學得開心,家庭教育也該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strong>郭璞)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