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一篇題為《5歲娃報7個興趣班——誰在催生家長的“起跑線焦慮”》的報道引人關注,。文章中,一位母親給年僅5歲的兒子報了數學,、書法,、美術等7個興趣班,再次刷新了人們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的認知,。
如今,,給孩子報興趣班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某某的兒子4歲都會說好多英文單詞了”某某的孩子才3歲認字比咱孩子還多”……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盼下,,許多家長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四處“報班”,,希望孩子能盡早“起跑”,。
重視孩子的教育,無疑是最值得的投資,,但不能一味地“填鴨”而忽視孩子的感受,。早早給低齡孩子報上大量的興趣班,,讓他們當上“上班族”,,容易使孩子過早“負重”,產生疲勞,、厭倦的感覺,。
況且,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興趣的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學了自己并不愛學的,,那這種學習其實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于感興趣的事,,孩子往往會學得又快又好。
興趣班可以有,,但宜精不宜多,。學習內容太多,今后孩子可能對什么都知道一點兒,,但對哪個都不精,。家長不如只選擇一兩項孩子喜歡的內容,等孩子真正學會了,、精通了,、結業(yè)了,再學其他項目,。孩子如果在哪個項目上表現得非常優(yōu)秀,、很有潛力,再多花時間重點培養(yǎng),。如此,,既避免了孩子早早“累倒”在起跑線上,又省得每天趕場送孩子,,更遵循了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何樂而不為,。(一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