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孫國芳)8月20日至26日,,中華饒氏臨汾尋根之旅考察團在臨汾堯廟,、堯陵,、堯王臺,、陶寺遺址參觀考察,,來自上海,、江西,、浙江,、四川和山西等省市饒氏宗親代表在堯帝像前祭拜,,瞻仰了堯帝出生地堯王臺,,饒氏宗親代表列隊來到了堯陵供奉鮮花和祭拜,還參觀考察了帝堯與鹿仙女成婚之地天下第一洞房所在地——仙洞溝,。
據(jù)悉,,饒(raoyao)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堯之后裔。堯名放勛,帝嚳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謚號為“堯”,,史稱唐堯,。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給帝堯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薊(今北京附近),。
其子“理”遷移到山西平陽,其子孫后代以祖上謚號為姓,,稱平陽堯氏,。至秦滅六國,堯姓家族為逃戰(zhàn)禍,,堯帝54世孫堯萱從自平陽徙居江西鄱陽(古饒州,,今屬江西),后遷臨川(今撫州),。到56世孫堯濙時(西漢),,漢宣帝劉詢即位,劉詢本名“劉病已”,即位后改名“詢”,下詔全國要避帝名“詢”之諱,如把姓“荀”的改姓“孫”,。堯濙任當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說堯濙雖是上古唐堯的嫡系后代,,但帝堯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堯濙也應該避諱,,于是漢宣帝就在“堯”(繁體為“堯”)的左邊加一個“食”旁,就變成了“饒”(繁體為“饒”),,賜堯濙改姓“饒”,,為饒姓始祖,擢升為太傅,,并下詔全國,,要求天下凡姓“堯”的均改姓“饒”?!梆垺毙找詧驖鯙槭甲?,傳至饒姓第29世饒次守時,時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詔文武群臣進獻宗譜備案,,因“饒”系“帝堯”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鈞甫細查當時任翰林侍講的饒次守的祖譜,。王鈞甫受命之后,,仔細核對“饒”姓的源流昭穆,確認饒氏“黃帝之苗,,孔京之裔,,嘗食采于薊,拜顯宦于漢朝……”“饒”姓實為“帝堯”嫡系后代,。
目前,,國內(nèi)外饒姓均有家譜或碑文記載祖上為堯都平陽,饒氏祠堂均為平陽堂,。通過中華饒氏臨汾尋根之旅考察,,2016年將有美國、臺灣,、東南亞和國內(nèi)300人左右的饒氏宗親前來認祖歸宗,。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