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連連
現(xiàn)場贈畫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6月18日,、19日,,臨汾晚報120名小記者走進古城公園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廳,,二十余個非遺項目及二百件工藝美術(shù)產(chǎn)品,,不僅讓小記者領(lǐng)略了本土文化瑰寶的魅力,還近距離體驗了臨汾非遺的多姿多彩,,也讓不少跟隨參觀的家長豎起了大拇指,。為讓小記者更好地感受非遺文化魅力,,爭做新時期有思想的少年,畫家薛萬宏當(dāng)場作畫數(shù)張,,送給小記者,,希望他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
細說非遺種類
在非遺手工技藝展示廳內(nèi),,講解員詳細,、生動地介紹,,讓小記者們猶如進入了時光隧道,。
他們簇擁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觀察每件展品,。健康環(huán)保的丁村土布;傳統(tǒng)特色的洪洞毛姥姥枕頭;巧奪天工的隰縣山核桃工藝產(chǎn)品;蒲縣的柳編;吉縣的麥稈畫;精巧的浮山手工布衣……非遺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金絲鑲嵌工藝的奧秘是什么?正當(dāng)小記者們七嘴八舌地討論時,講解員的一席話令他們茅塞頓開,。原來,,翼城花鼓在制作中也運用到了金絲鑲嵌工藝,制作中,,選用柔軟的金屬絲掐制,,然后再施以艷麗的色彩,成品有漆畫的華麗色彩,,每件作品都要經(jīng)過22道工序,,目前市面上有大型壁畫、家具鑲嵌等作品,。
詳說非遺歷史
認(rèn)真體驗
說起平陽木版年畫,,頓時又讓小記者來了興趣。他們指著惟妙惟肖的年畫,,又發(fā)起了各種提問,,“木版年畫,是不是在木板上的畫?”“木版年畫又有何來頭呢?”
講解員這樣解釋:“平陽木版年畫是可以讓我們走進歷史的年畫,,是會說話的木頭,、會記錄的紙張,每一塊木版,、每一張年畫,,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平陽民間木版年畫始于宋金,,盛于元明,,明清時期是木版年畫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吨袊糯∷⑹贰贩Q平陽民間木版年畫為年畫的‘始祖’,,《中國版畫史》稱‘版畫之頭,,平陽啟之’。平陽木版年畫是黃河流域炎黃子孫傳承下來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遺產(chǎn),。”
感受歷史
每當(dāng)講解員說完非遺中一件展品時,,小記者紛紛感嘆平陽大地深厚的文化,。而接下來講解員解說的一件非遺展品,更是讓小記者看得目瞪口呆,,聽得拍手叫好,。這件展品就是平陽麻箋的歷史與制作工藝。
話說,,平陽麻箋產(chǎn)于襄汾縣鄧莊鎮(zhèn),,制作技藝精湛,具有悠久的歷史,。其紙具有纖維長,、柔韌性強、質(zhì)地均勻細密,、吸墨性能好,、不易蟲蛀,更重要的是用這種紙寫字可以保存一千多年,。制作工藝則選用優(yōu)質(zhì)田麻為原料,,并采用當(dāng)?shù)貕A性地下水,經(jīng)過鍘貨,、折貨,、泡貨、整貨,、剁麻,、燥麻、蒸麻,、碾麻,、攪海、抄紙,,曬紙,、整紙12道工序,制作而成,。與其他地方產(chǎn)紙比,,鄧莊麻箋具有紋理細密、吸水性好,、柔韌性強等特點,。最近,,這項非遺項目在我市申辦省旅游發(fā)展城市大會上作為一個展示亮點參加節(jié)目錄制,向山西展示,、向全國展示,,為臨汾申辦旅游大會加油助力。
搶答非遺知識
小記者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還特意為他們安排了“問答比賽”,,以此來考驗小記者們聽、學(xué),、記的能力,。在參觀完所有的非遺展品后,小記者簇擁在展廳,,開始了有獎知識搶答賽,。而整個知識搶答賽的所有提問,,均是參觀所有非遺知識的講解內(nèi)容,。小記者團的帶隊老師剛把題目說完,小記者們就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每個問題都回答得準(zhǔn)確到位,。
“組團”展示精神
團隊游戲
參觀完非遺館活動后,小記者們每十人一組開啟了“我們是最棒的團隊”游戲模式,。只見小記者們分組順時針圍成圓形,,先整隊俯身拍一下手,再依次順時針拍下前方隊友的背部,,并喊出“我”字,。就這樣依次重復(fù)遞增,直到把“我們是最棒的團隊”八個字累計說完為止,。完成的時間最短則為優(yōu)勝隊,。
在這個游戲中,每個團隊都釋放出極強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在相互比拼中提高了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小記者在這里收獲了不少知識,度過了一個有趣的周末時光,。
記者 祁欣 張森輝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