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當襄汾縣司法局審時度勢,決定成立襄汾縣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并將這副重擔交給李莉——這位年僅34歲的女共產(chǎn)黨員時,,她沒有絲毫猶豫,,更不講任何條件,毅然決然地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打造出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讓被譽為“東方一枝花”的人民調解工作在交通事故糾紛化解領域花枝招展,。
三年間,,她參與調解道路交通事故317件,調解成功率達100%,,無一件積存,,無一件進入訴訟程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市縣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
鉚著一股倔勁
讓自己成為人民調解工作的行家
“打鐵先得自身硬“,李莉深知其中的道理,,紛繁復雜的交通事故,、千變萬化的當事人,決定了道路交通事故調解方法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以遵循,,領導的重托,,群眾的期盼,更使她深感自己擔負的責任重大,,沒有扎實的法律知識,,沒有足夠的業(yè)務技能,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話,。她特別注重學習,,學習政治理論和各種法律法規(guī)知識,學習心理學和糾紛調解技能,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網(wǎng)絡學,不間斷地學習,,使她在工作中,,牢固樹立起人民調解工作的“三種意識”和“三個理念”:一是強化法治意識,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調處,,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二是強化大局意識,讓人民調解工作為全縣大局服務,,支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樹立服務發(fā)展的理念;三是強化民本意識,樹立解決糾紛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問題的新理念。通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理論和業(yè)務學習,,使她的政治理念更加堅定,,業(yè)務技能更加熟練,自身素質有了明顯提升,,為開展群眾法律服務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業(yè)務基礎,。
憑著一股干勁
讓交通事故糾紛化作無形
2010年3月29日上午10時10分,在臨夏線襄汾段發(fā)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孔某某駕駛一輛貨車在超前方行駛的另一輛貨車時與對面賈某某騎的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三車相撞的交通事故。經(jīng)縣交警大隊事故隊現(xiàn)場勘查后認定,,孔某某駕駛的車輛在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時超車,,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孔某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另一貨車和賈某某不承擔責任。事故發(fā)生后,,賈某某住院進行治療,,經(jīng)過幾個月的治療,經(jīng)鑒定其身體已構成傷殘,。交警隊將此案移交給了道路交通調委會,,受理該案件后,,她立即對案情進行了了解,,得知賈某某要堅持按照法律規(guī)定向對方索賠,而孔某某因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不允許,不愿意依照法律法規(guī)來賠償,,致使調解遲遲達不成協(xié)議,。根據(jù)這個情況,她和同事便分頭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先找到賈某某的代理人,,肯定了他方的要求是合法的,應予以支持,,同時告知賈某某,,孔某某家庭經(jīng)濟確實困難也是事實,如果調解不成就只能走訴訟程序了,,即使等法院判決下來,,也可能無法兌現(xiàn),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孔某某在盡可能賠償?shù)姆秶鷥冉o予一次性經(jīng)濟賠償,。賈某某同意讓步調解,。“馬不停蹄”,,緊接著她們又約見了孔某某的代理人,,其也認可賈某某的要求賠償數(shù)額不過分,表示愿意盡最大努力籌錢賠償,。依據(jù)賈某某提供的治療票據(jù)和傷殘標準及車輛折舊費計算,,賠償額共5萬多元。經(jīng)與雙方溝通,,孔某某只愿出25000元,,雙方的差距很大,一時難以達成協(xié)議,。面對這種情形,,李莉和她的同事們一次次不厭其煩找當事人做工作,在她們耐心地說服,、引導下,,賈某某終于做出讓步,但不能少于35000元,。于是她們把工作重點放在孔某某身上,。最后,倆人終于同意賠償35000元,。眼看著調解成功有望,,她們當場給雙方制作了調解協(xié)議書,并履行,,至此一場歷經(jīng)數(shù)月之久的糾紛得以圓滿解決,。像這樣的糾紛調解,,李莉和她的同事們經(jīng)歷了太多,其中的不解,、埋怨也經(jīng)歷了太多,,但她毫不計較,毫無怨言,,看到雙方當事人圓滿和解,,才是她心中最看重的結果。
靠著一股韌勁
讓“人民調解之花”飄香丁陶大地
2010年,,當襄汾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之初,,李莉面對的是無辦公地點、無辦公用具,、無工作經(jīng)費,、無工作人員的“四無”困境,她沒有退縮,,而是以更高的熱情投身到調委會籌建工作中,。她反復去交警隊與有關同志協(xié)商有關事宜,大到辦公地點,、電腦,、辦公桌椅,小到紙,、筆,、印章、掃帚,、拖把等全部到位,,她犧牲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自己設計,、制作版面,,使調委會的工作流程、性質,、任務,、權利義務一目了然。調委會所在事故中隊離縣城很遠,,不通公交,,沒有車輛,去一次很不方便,,工作經(jīng)費的缺乏,,更給開展伊始的調解工作造成不便,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就自己想辦法解決,,晴天自己騎車,,雨天勞駕愛人幫忙。幾年的時間里,,她沒有半句怨言,,只有忙不完的工作,,沒有半句牢騷,,只是一如既往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說:“每當給當事人寫完調解協(xié)議書時,,也是備感欣慰的時刻,,一切付出,都值得”,。
回首昨日的成功,,她說那已是過去,展望未來的遠景,,她說一切從零開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李莉——一位繼續(xù)奮戰(zhàn)在人民調解戰(zhàn)線上的調委會主任的承諾。在這份承諾中,,讀出了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負責、對工作的熱愛,,只是沒有對家人的愧疚,。我們堅信,憑著她對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和對人民“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摯愛,,在人民調解的道路上,,李莉還會走的更遠,讓“東方一枝花”的暗香唱響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風,。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