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慢,就怕站
龔德位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一直是踐行“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理念的人,,雖然她說不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边@樣的道理,但她有一句關于做事的名言:“不怕慢,,就怕站,。”母親告訴我們只要你一點一滴去積累就會有收獲,,如果不邁開雙腳,,我們就永遠只能“站”在原點不動而成為看客。
母親每年都要在菜園里種上一小片辣椒,,到了秋天都要摘一些剁成糟辣椒用來燒菜,,這是我們一家都特別喜歡的味道。這些年,,村里有了各種粉碎機,,磨面、磨玉米粉之類的都用上了機器,。剁糟辣椒也有了電鍘刀,,很方便,省力省事,。但母親卻堅持不用電鍘刀來剁,,因為母親認為電鍘刀剁的糟辣椒很黏稠,吃起來不夠瓷實筋道,。母親總喜歡事先把鍘刀磨得錚亮,,然后把鮮紅的辣椒放入洗凈的桶內用鍘刀反復剁,,一會兒橫著剁,一會兒豎著剁,,很有層次感,。雖然這是一個體力活兒,既耗時又費力,,但母親總是氣定神閑,,不急不躁,直到剁好為止,。
農閑季節(jié),,母親除了干地里的活,手頭的活兒最多的就是為全家人縫補衣裳,。那時的小孩兒整天都在泥地里跑,,衣服褲子常常這里破一個洞,那里磨一個窟窿,,手肘處,、臀部是最容易破的地方。母親白天忙碌了一整天,,但晚上仍然不能歇息,,收拾完了碗筷,母親便端出裝有針線頭,、麻線,、頂針、剪刀的竹籃子,,借著昏暗的燈光開始為一家人縫縫補補,。母親往往會根據破洞的大小,找到大小合適顏色相近的舊布塊,,或者挑幾塊特別地來進行組合,,栩栩如生的蝴蝶、鮮花狀的補丁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慢慢就成形了,。母親的針線活在寨子里非常有名,,隔三岔五就會有隔壁大嬸大媽上門“取經”,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拿來請母親“斧正”,,可如此這般辛苦,,母親也還是照樣氣定神閑,,不急不躁,。
這些往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每當我挑燈夜讀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剁辣椒和縫補衣服的場景來;每每我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會不自覺想起母親“不怕慢,,就怕站”的名言來,一直是母親這“無形”的教育推動著我向前,,如香茗一盞,,絲絲清香滲透心靈,雋永一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