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芳芬綠
李關(guān)良
你以為只有城市的公園才是花團(tuán)錦簇,、百花爭俏的去處嗎?不,,位于濱河西路的臨汾第一中學(xué)校就有著生態(tài)化、園林式的精致小品:花圃園林,,來訪者皆云,,這個學(xué)校啊,,一園芳芬綠,百花開滿園,,她像公園一樣美,。
正是四月春暖日,我約了幾撥新朋老友到臨汾一中采風(fēng)觀賞,,一踏上嶄新的校園,,同行者就情不自禁地為幽美的景致所吸引。成列成排的各色林木郁郁蔥蔥,,翠嫩的綠葉簇?fù)碇魃』?,風(fēng)和煦、花溢香,,直撲入鼻,。我告訴朋友們,一中現(xiàn)有花草樹木種類多達(dá)180種,,有些還是近幾年引進(jìn)來的珍稀品種哩!平日里口吐蓮花,、筆底綻蘭的文友們置身此地此景,語言成了多余的長物,,只是連連說“美”,,連聲嘖嘖。
文友,、同窗們要求我引著大伙兒“好好轉(zhuǎn)轉(zhuǎn)”“細(xì)細(xì)看看”,。于是,大家先來了國旗廣場,。這是臨汾一中的心臟地帶,,這里的升旗臺就是令人心跳的景點、眼熱的地標(biāo),。升旗臺位于學(xué)校南北中軸線上,,地勢北高南低略呈坡度,同行者從從容容地走,、慢慢悠悠地品,,垂詢殷殷,寄語諄諄,,相機(jī),、手機(jī),為樹拍照,與花合影,,仰望國旗,,“我和我的祖國”在文友們中間淺唱低吟。有位文友說,,面對如詩如畫的美景,,瞻仰莊嚴(yán)肅穆的國旗,多想直抒胸臆,、引吭一曲,,卻不能啊,一怕驚擾了樹上的鳥鵲,、花叢的蜂蝶,,更怕影響了樓宇教室中孜孜求學(xué)的攻關(guān)學(xué)子,可不哼上兩句,,卻激情難抑;充滿綠色生機(jī)與智慧的百年名校新一中,,你定然明了我等此刻的欽慕之情吧?
緣著國旗廣場慢慢地走,東西兩側(cè)各建有6個多元形態(tài)的花壇,、花圃進(jìn)入觀賞者眼簾,,對稱而綿延,大氣而養(yǎng)眼,,是為國旗廣場的第一道風(fēng)景線,。花圃中,,衛(wèi)茅,、金葉女貞、紅葉小檗,、金邊黃楊,、七彩月季、暴馬丁香等,,你擁我偎,,盡展花容月貌,五彩繽紛,,各色花兒可著勁兒競相綻放,,以最美的姿容笑迎尊貴的訪客;各種草兒無私地播綠,那各色草兒,,綠得晶瑩剔透,,嫩得漾液溢汁。特別是第一組花圃,,匠心獨運的園丁們用不同色彩的花,、草搭配植成的字形,由西而東清晰顯示:自立,、自強(qiáng),,成人、成才,。樸實的育人目標(biāo),,滲透到莘莘求知的萬千學(xué)子的心靈里,厚植于一草一木花叢間,,那石,、那路、那花,、那草,,那令人久久凝視、心潮澎湃的升旗臺,,便成為傳播愛國,、愛校,傳播正能量,,輸送成長的孵化器,。文友們佇立升旗臺前,極虔誠地行了注目禮,,戀戀不舍地向前走去,。
過櫻花園,盡管櫻花已謝,,周邊不期而遇的各色小花爭芳斗艷,,引得文友們一片點贊。謁孔子像,,觀蓮花池,,這里風(fēng)景獨好。但見池子周遭草木葳蕤,,水面愔愔,,知名的、不知名的鳥兒,、蟲兒在蓮花池畔密密的樹葉下,、草叢中淺吟低唱。有人說,,這里是一中天然氧吧,,立刻博得一片贊同。
我們在蓮花池畔徘徊,,池水淙淙撥動我等心弦,。百年名校,載譽(yù)而行、負(fù)重前行;初心不忘,,牢記使命:“辦三晉名校,,創(chuàng)中華一流,育創(chuàng)新人才”;使命光榮,,千斤重?fù)?dān)!
文友們向植物園走去,,崇德亭西南端牡丹苑花開正艷:大紅牡丹向陽開,小妹羞澀綻赧顏,。黃的似火,,白的如雪,紫絳,、鵝黃,、粉紅、黛青……花匠調(diào)盡了百色畫盤,,能工植育出萬紫千紅綠一點!見多識廣博聞強(qiáng)記的媒體朋友們長槍短炮,,特寫小品,忙得細(xì)語呀呀香汗津津,,忙著呼朋喚友與花合影,。
在崇德亭和益智亭之間,是蘭草的世界,,新栽下的各種蘭草,,素葉舒展,生機(jī)盎然,。還有雪花,、臘梅、梔子,、木筆等等,,姿態(tài)各異,風(fēng)貌迥然,。雖稱不上奇花異草,,卻也叫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走過尚美亭,、健體亭、立行亭,,亭亭表達(dá)著臨汾一中的教育理念,。亭子的四周花木簇?fù)恚序唑扬w過,,有蝴蝶飛過,,有小鳥飛過,,它們均是植物園這張?zhí)貙懢拚盏膭赢孅c綴。在這里,,所有長翅膀的都可以盡情飛舞,,都一定會飛得比原來更高、更遠(yuǎn),。因為,,它們的動力之源,是對錦繡前程“我的夢”抱著一地虔誠的仰望,。
說了樹,說了草,,說了花,,文友們把目光聚焦到了擺放在學(xué)校各處的文化石上。臨汾一中的文化石比較多,,有從泰山運回來的巍然巨石,,有往屆學(xué)子捐贈母校的俏石小品,有熱愛教育的企業(yè)家和愛心人士捐贈的各色石碣,、石材,、石料、石碑;有數(shù)十位省內(nèi)外書法名家為文化石揮毫潑墨鐫諱留鈐,,成為光耀學(xué)苑的又一道亮麗風(fēng)景線,。
就說植物園的兩通文化石吧。園西“植物園”,,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臨汾市書法家協(xié)會原主席侯天元先生題寫,篆書漢體,,靈動秀逸,,配之于一園錦繡、一墻刺梅,,讓人望而頓生敬意,、渾身陡長力量。園子的東南端,,王柳明先生題寫的“三省園”文化石巍然屹立如劍出鞘,,直指云天:吾曰三省吾身。哲人哲思,,指路引航,。我們一行人在此佇立凝思,人生之途,,三省為上,。省身律己,,修齊治平,這是傳道之基,、授業(yè)之需,、解惑之要;師生三省,為人三省,,此乃教書育人,、立身立業(yè)之大幸矣!
桃李園北側(cè),坪內(nèi)綠草茵茵,,棗,、桃、李,、柿樹正茁壯成長,,孕育著全新的希望,這里匯聚著潛淵之龍,,棲枝之鳳;這里龍騰鳳舞之日,,將是我和我的祖國稱雄世界之時。桃李不言,,志在明天,,大美哉,桃李園!
我們折回辦公樓前,。這里的勁竹拔節(jié)向天,。但見一通文化石矗立池畔,上云:竹韻,。聽智者說,,這竹子生長4年,僅長3厘米,。但從第5年開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可勁兒地生長,6周時間就能長到15米高,。其實,,在前4年,竹子將根深深扎在土壤里,。
這話說得太精辟了!
這里是座迎春之園,、百花之園、未來之園,,在學(xué)子們“拔節(jié)孕穗期”種下真善美的種子,,你若盛開,幸福自來,,臻于至善,,永葆春天,。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