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舅父賈題韜軼事
作者 張武保
賈題韜先生在洪洞人中有口皆碑,,他是個知識淵深的飽學之士,,雖一生經(jīng)歷之磨難,,卻處之泰然,終不失名士氣節(jié),。
我的母親雖是賈題韜的同胞小妹,,但遺憾的是,,我年及舞勺,,尚未與舅父謀面。1972年,,我上初中,。那時,經(jīng)常聽到鄉(xiāng)里人講到舅父賈題韜的一些奇聞軼事,,其中一則,,說賈題韜11歲時,與一位“棋王”下棋,,把“棋王”下輸了,,“棋王”氣得拉了三天肚子。故事中,,沒說“棋王”是誰,,出于好奇,亦欲與娘舅互通音問,,于是斗膽給他寫了一封信,,求證到底那“棋王”是誰?這就是詩中“并門棋話添笑場”的來由。由于舅舅名氣甚大,,在我心目中,,其偉岸形象高不可攀,便在信中用了成語“九牛一毛""四海一瓢”,,比喻自己與舅父之差距,,誠惶誠恐之態(tài)畢現(xiàn)。詩中的第一句“取喻瓢毛抒謙光”,,以及后面的“四?!?quot;九牛“之句都是指這兩個比喻,。舅舅以詩復信,,寓意深刻,既是對我的鼓勵,,也是當時身受管制不得已而為之!“祖前代我舞彩裳”句,,是說當時外祖母年事已高,長年居住我家,,舅舅因身在樊籬,,且遠居蜀地他鄉(xiāng),無力贍養(yǎng),,故而借老萊子娛親的典故,,表示自己對老母的思念與愧疚,,并暗示我多給外祖母以歡顏,以代他盡孝!舅舅怕我不懂老萊子“舞彩裳”的典故,,專門做了注釋。他希望把世事("四海""九?!本湟?看淡看輕,,怕我不解,故說“暫時點破不知你能領悟嗎”,,盼望有機會當面給我詳細解說(末句),。關于那“棋王”的事,多年后向老人家當面問起,,他說,,并不是什么棋王。他小時隨母親去洪洞十字村探親,,聽說那個村里有位下棋很厲害的老者,。老先生與人對弈,總把自己的老將用釘子釘死,,與其對弈者只要能將到他的老將就認輸!舅舅年少氣盛,,上前挑戰(zhàn)三盤,竟以一輸,,一贏,,一和告終?!捌逋酢罢J了輸,,從此拔掉了釘在老將上的釘子!至于“拉稀“之事,舅舅說:“那是鄉(xiāng)里人的演繹”!
幾十年過去了,,舅舅已于1995年仙逝,,我也步入了花甲之年,但至今對他寫的這首詩仍記憶猶新,。今時忽又憶起,,浮想聯(lián)翩,情不能已,,遂展紙揮毫以記之!
取喻瓢毛抒謙光,,
并門棋話添笑場。
云山每望來家信,,
且喜小甥能文章,。
自愧平生已老朽,
猶寄兒輩成棟梁,。
紅旗影下多爭取,,
東風時代百花香,。
別有心事寄數(shù)語,
祖前代我舞彩裳,。
萬里不曾隔山水,,
孤月未動映千江。
九牛等同一毛小,,
四海亦如一瓢量,,
暫為點出還會否,
留待他日說端詳,。
?。◤埼浔#槎慈?,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授,,賈題韜先生外甥)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