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電影
楊鳳鳴
在中國電影博物館一個展廳內(nèi),,有一處實景展示,,展區(qū)內(nèi)的麥秸垛、木條凳,四方桌上的放映機(jī),,還有掛在墻上的白色幕布,,放在窗臺上的大喇叭……熟悉親切的場景,,又把我引回了故鄉(xiāng),。
20世紀(jì)70年代,我出生于汾西縣申村,。在那個只知道吃的年齡,,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么,早不記得,,能記起的,,是在村里的十王廟里,大大的白色布用兩根繩子綁著,,吊掛在廟臺前,,臺子左側(cè)的窗戶上放著大喇叭,離幕布十幾米遠(yuǎn)的地方,,有一張桌子,,桌上放著像兩個小車輪一樣的放映機(jī)。那時候,,影片的名字我不關(guān)心,天還沒黑,,我就拿著凳子去占位置,。等幕布掛起,就一伙一伙掀起幕布往后瞅,,奇怪這么個白布子,,怎么就有人在里邊又說又唱的,,手榴彈也炸不破,火也燒不爛……放映前,,放映員把一道白光照射到幕布上調(diào)距離時,,幕布上就會嘰嘰喳喳一浪高過一浪地長出許多長長短短搖搖擺擺的手,有的還踩在凳子上,,連腦袋和身子都映了上去,,黑乎乎的,很讓人眼熱,。當(dāng)電影正式開始時,,誰的手還敢上去,必遭大人的責(zé)罵,。
因為看電影,,我曾丟過一件讓母親心疼了很久的物件——一個小背靠椅,那是父親專門請木匠師傅做的,。那天我拿著椅子去占位置,,可到了廟里后,記不清被什么好玩的東西勾走了,,竟把椅子放在廟場后面,,自個跑了,等大人來后,,椅子找不見了……
童年的記憶里,,完整的電影沒看過,大多時看著看著兩只眼睛就打架,,歪在了父親懷里,。但也有一些“精彩”鏡頭,至今仍印在腦中,。如放《紅孩子》時,,記得兩個人騎著馬在路上走著,其中一個把另一個打了一拳,,這一拳真厲害,,一下子把電打沒了,廟場里立馬黑乎乎一片,,手電光在幕布上亂晃,,放映員也大叫,發(fā)電機(jī)沒油了,,加了油就好了;還有送雞毛信的海娃往羊尾巴下綁信的時候;紅牡丹側(cè)著身在馬上跑的時候……不明白放映《竇娥冤》(后來才知道那叫《竇娥冤》)時,,和我們一排坐的嬸嬸怎么哭得那么厲害,是有人偷她家的蘋果嗎?……
印象最深的有兩部電影,。一部是《西安事變》,,與往常不同的是,,那一次不是露天放映,是暑假的一個白天,,在廟里的一間教室(廟里的東西廂房后來被改成了教室)里,,教室的窗戶被堵的嚴(yán)實,那一次還賣票,,記不清一張票是一毛錢還是幾分錢了,,反正我因為丟了二分錢,進(jìn)不了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繞著教室轉(zhuǎn)圈圈,后來父親來了,,帶著我進(jìn)去了,,可電影也快完了。還有一部是《寶蓮燈》,,在我家老院的西廂房里放映,,記得那幾天老下雨,下得人很惱火,,放映員來好幾天了,,外邊沒法放映,說天再不晴就得走了,,到下個村子,,可村里人不愿意,說這怎么能行,,要走了再來還不知是猴年馬月……后來西廂房的窯后面掛了個白床單,,放映機(jī)在炕上,外面下著雨,,炕上炕下擠滿了人,。
難忘坐在父親自行車的前梁上,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打著搖搖晃晃的手電“趕場”;難忘睡在軟和的麥秸堆,,不看幕布,,看亮閃閃的星星,美的像睡在席夢思上;難忘放映隊走后,,第二天在廟里拾到一分錢,,高興得像得了金元寶……當(dāng)我把這些講給兒子時,他先是聽著問著笑著,,后來就不笑了,。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