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踐行官箴的楷模曹端
曹端飽讀詩書,推崇孔孟,,所著書籍無一不在傳布仁愛善行,。敦促他人為善,自己首先躬行,。他在霍州擔(dān)任學(xué)正時,,聞知學(xué)生王鑒母親病體纏身,無錢醫(yī)治,,立即趕到家中,,探望寬慰。而后,,送去自己3個月的俸祿給予資助,。學(xué)生張誠父母雙亡,和奶奶度日,,家境貧窮,,幾近斷炊,曹端也解囊濟(jì)困,。他的仁愛不是嘴上吹出的泡泡,,而是行動留下的屐痕。
“孝乃百行之源,,萬善之首,。故之君子,自生至死,,頃步不敢忘孝,。”曹端在《夜行燭》中這樣行文,,在生活中也這樣做人,。他恪守孝道,誠敬備至,。永樂十六年,,曹端的母親病故。身在霍州的曹端驚聞噩耗,,悲傷欲絕,。次日,他披發(fā)光腳,,歸家奔喪,。一路上身掩草簾,,餐風(fēng)露宿,見者無不隨之落淚,。安葬母親沒多時,,父親也不幸病逝。曹端在父母墓旁搭棚守孝,,自備碓臼,,舂米做飯。他五味不食,,淡糧充饑,,日日如此,一守就是3載,。
曹端提倡“公生明,,廉生威”,而且時時處處踐行不殆,。他受命去陜西主管鄉(xiāng)試,,對身邊的從人說:取士要公平。比如蓋屋,,用一朽木,,必棄一良材?!痹拕傉f過,,就有人向他舉薦朽木。
舉薦者是當(dāng)?shù)匾晃粰?quán)勢要員,,按照慣例主考大人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舉薦畢,他敬候佳音,,豈料只候到曹端一首詩:天道原是秉至公,,受天明命列人中。論才若不以天道,,王法雖容天不容,。”官員只能作罷,,不敢再討沒趣,。
公至如此,廉也令人敬服,。不必再打開古籍照錄瑣事,,只要看看曹端的后事就一清二楚。宣德九年(1434年),,59歲的曹端身染重疴,,逝于霍州。葉落歸根,,本該送歸故里河南省澠池縣安葬,,可是曹端卻被孤身葬于霍山腳下。原因是歸里安葬,,路途遙遠(yuǎn),,需要花費。而一生清廉的曹端連這點積蓄也沒有,,只能就近掩埋,。
責(zé)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