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新春腳步的臨近,,濃濃的年味熱浪般襲來。近日,,筆者走進襄汾縣永固鄉(xiāng)萬寧村的設施盆栽蔬菜基地,。迎面望去5個溫室大棚,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隨機走進一座大棚,,千余盆盆栽蔬菜青翠欲滴,,一片春意盎然的綠色美景,?!斑@是咱2018年試種的盆栽蔬菜,還有甜瓜,、圣女果,,這是一種新的嘗試?!贝笈锏呢撠熑艘彩窃摯妩h支部書記張富俊信心滿滿地介紹著他的“新項目”,。
圖為張富俊妻子鄭愛瑞為蔬菜澆水
“探春”之路
現如今,農村發(fā)展仍面臨“自我發(fā)展能力弱,、抗風險能力低,、現實起點低與現代農業(yè)產業(yè)高要求之間的差距”的難題,。作為萬寧村的當家人,張富俊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山東的一家飯店里,,張富俊發(fā)現,一盤普通的蔬菜竟然賣到了幾十元到上百元,,而且經常是一菜難求,,一打聽,才知道是一種盆栽的蔬菜,。
“盆栽蔬菜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甭牭疆數胤N植戶對產品的介紹,,讓張富俊心動了?!八€是一種綠色食品,,盆栽土用草炭、珍珠巖,、蛭石3種有機質高溫消毒發(fā)酵而成,,基本上保證了蔬菜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營養(yǎng),不用再施化肥,,在安全和健康上更有保證,,口感也有提升?!?/p>
讓他決心一試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棚可以很好地控制溫濕度,使盆栽蔬菜受自然條件的影響降低,,少了靠天吃飯的顧慮,。
既然下定了決心,就放手干,?;I措資金、流轉土地,、學習經驗,、聘請專家考察市場、修建大棚……張富俊一步步摸索著,。
圖為張富俊展示他的盆栽蔬菜
“迎春”之喜
2018年年底,,張富俊的第一茬盆栽蔬菜成熟了,,有莜麥菜、香芹,、小白菜,、苦菊……也有在北方餐桌上難得一見的紫京水菜、紫燕油菜,、櫻桃蘿卜,,這些盆栽蔬菜可謂長勢喜人。
聽說張富俊這兒有了稀罕物,,隔三岔五就有人跑來瞧瞧,。光瞧還不夠,聽說蔬菜不施化肥也不打農藥,,有人拔起蔬菜直接吃了起來,。
為了更好地發(fā)展盆栽種植,張富俊集思廣益,,讓所有品鑒過盆栽蔬菜的食客都留下寶貴的建議,。比如盆栽蔬菜的口感、品相等問題,。在大棚里,,張富俊指著其中的幾盆蔬菜說,“這個櫻桃蘿卜目前大家反映還不錯,,下茬會考慮多種一些”,。他又指了一下遠處的幾盆說,“那種菜大家反響差點,,得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更讓張富俊欣喜的是,,來自我市周邊縣市的購買商紛紛向他拋來了橄欖枝,。“一盆15元的市場價,,現在每天能賣出100多盆,,按一年八茬來算,預計收入20余萬元,?!?/p>
圖為工人們正在給圣女果摘芽
“園春”之夢
一枝獨秀不算春,百花爭艷春滿園,。
作為萬寧村黨支部書記,,張富俊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早在2012年他擔任黨支部書記之初,他就帶頭成立了葡萄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把單打獨斗的40多個葡萄種植戶扭成了一股繩,。合作社提供統(tǒng)一服務,適時引進新品種,、定期組織技術培訓,、連接市場信息等,讓合作社的每個成員都能得到實惠,。
談到盆栽蔬菜,,張富俊還準備再引進些其他品種。一路走來,,雖然看起來順利,但背后要承擔多大風險,,只有他知道,。“自己總得先試一回,,老百姓才愿意跟著你干,。”,,張富俊如是說,。
把風險留給自己,將產業(yè)興農的問號拉直,,在張富俊看來,,是作為一名農村帶頭人必須親身實踐的事。(焦玉龍 王麗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