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舉措 大環(huán)保
臨汾新聞網訊 時值初秋,,熱浪蒸騰,,在堯都區(qū)汾河吳村段生態(tài)修復工程建設現場,,項目工長翟明杰頭頂烈日在工地上來回巡查,,除了工程質量,,他最關注的就是環(huán)保,。
“哪怕是一片紙屑,、一個煙盒都不能隨便亂扔,更不能扔進汾河里,?!钡悦鹘軐κ┕と藛T如此強調。
堯都區(qū)汾河吳村段生態(tài)修復工程于2016年被列入《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tài)修復2016年6市行動計劃》,,項目總投資3.3億元,,將通過六大功能區(qū),形成能調蓄徑流的“珍珠串”狀蓄水水域,,能夠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實現洪水的資源化,,達到重建河流水系、抬高地下水位,、凈化水質,、改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漁業(yè)養(yǎng)殖及豐富水生植物等目的,。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廣大建設者們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放在首位,加大環(huán)保設施投入,、制定施工防控措施,,始終按照“六個百分百”的要求進行環(huán)保施工、文明施工,。
“僅僅在灑水抑塵方面,,項目部就投資80余萬元購置灑水車兩輛,堅持不定時噴灑,?!钡悦鹘苷f:“駕駛室內溫度高達40多度,我們?yōu)⑺嚨乃緳C朱師傅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在工地上忙來忙去,,汗如雨下。”
翟明杰介紹說,,“對每一處裸露的沙灘,,我們都進行了雙層綠網覆蓋;對每一處堆放的建材,,我們都第一時間進行苫蓋,;對任何一個施工作業(yè)現場,我們都嚴格進行了濕法作業(yè),?!?/p>
該項目位于汾河河道以內,建設者們不僅注重揚塵防控,、濕法作業(yè),,還特意制定措施,嚴防汾河水體污染,。為了杜絕施工人員隨手拋扔垃圾的行為,,項目部設置了垃圾投放指定地點。在日常施工中,,翟明杰和項目管理人員每次遇到垃圾都會俯身拾起,,小小舉動影響了大家,如今的施工現場,,每個人都能主動撿拾垃圾,、愛護環(huán)境。
翟明杰說:“汾河生態(tài)修復工程,,其本身就是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項目,。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讓環(huán)保項目的建設過程不產生污染,、不影響環(huán)境?!?/p>
記者 柴云祥
小街巷 大變化
臨汾新聞網訊 一市場巷是貫穿市區(qū)北洪家樓和青獅北街的一條小街巷,,曾經,這里街巷狹窄臟亂,、各類煤堆堆積如山,,行人不好走、電動難通過,、煙霧頭上罩,、煙塵熏口鼻是這條小巷的真實寫照。如今,,這里大變樣兒,,暖氣管道和天然氣管道整齊鋪開,街巷內干凈整潔,,居民臉上喜笑顏開,。
常年居住在這里的呂大爺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高興地說:“現在我們的小巷變了,,生活質量提高了,,再也沒有那些熏人的煙塵了,這可都是解放路辦事處和社區(qū)同志給我們大家辦的好事呀,!”
2017年,,針對一市場巷的取暖問題,解放路辦事處多渠道協調,,與市郵政局,、市公安局直屬分局達成協議,在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停車場內新建起一座加壓站,,一市場巷的清潔取暖改造由此拉開序幕,。為了改造工程的順利推進,解放路辦事處和社區(qū)工作人員加班加點開展協調工作,;熱力公司施工人員冒著酷暑施工,,趕在當年10月底完成該街巷全部的清潔取暖改造;辦事處還主動與天然氣公司進行溝通,,完成了對這條街巷內的天然氣改造工程,。2017年冬季,這條小巷徹底告別了無暖氣,、無天然氣的歷史,。
生活在這條小巷的居民深知環(huán)境改善給生活帶來的幸福感,為了配合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他們義務當起了協調員,,配合辦事處巡查隊開展散煤收繳工作,自覺清洗墻體和路面,,為社區(qū)環(huán)境的改善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 盧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