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搟面
徐明冬
小鎮(zhèn)不大,,但挺繁華,。超市后面,,是一個菜市場,,在不起眼的地方,有個面條攤,。一輛電動三輪車的后車箱上放著幾塊木板,,上面分門別類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面條:做成品的面條,、機器面,、手搟面等,還有玉米面條,、蕎麥面條等,。
三輪車的旁邊,放著一個體積不大的壓面機,,是適用顧客的需要現(xiàn)場加工用的。有的顧客想面條硬一些,,有的想軟一些,,還有帶了雞蛋來要求加工雞蛋面的,。
擺攤的大嫂40多歲,,圓臉,,做事干練,,待人和氣。在鎮(zhèn)上口碑頗佳,,大家都喜歡去她的面條攤上來消費,。最好賣的當(dāng)屬手搟面,雖然每斤比機器面貴了一元錢,,但往往很早就賣光,,其次是老人喜歡吃的蕎面面條,還有小孩子喜歡吃的用蔬菜汁染成綠色或紅色的面條,。
來了加工面條的,大嫂先將面根據(jù)客人的需要,,三下二下地把面和好,,而后利落地用壓面機將和好的面壓成片狀,,開始的面片不成樣子,,送回頂端來回再壓幾遍,,面片完整勻稱的時候,放到出面口上,,再扳動開關(guān),,就成為面條了,面條有粗細好幾種規(guī)格,。
我是最喜歡吃面食,,小時候生活貧困,偶爾吃頓面條是一件很令人期待的事情?,F(xiàn)在當(dāng)然不同了,,什么時候都可以吃到的,。拿到加工好的面條回家,鍋中放油,,下蔥姜爆香,,加水燒開,,幾分鐘以后?;?,放上青菜,香噴噴的面條就做好了,。
一般來說,,要是不忙的話,,我還是很愿意自己做手搟面的,。自從在大嫂的攤上買了手搟面以后,,我自己就做的少了,,我不得不承認,,大嫂的手搟面技高一籌。這就勾起了我的興趣,。時間長了,我就和大嫂熟悉了,,我就好奇地問她:“大嫂,你的手搟面真的是自己做的嗎?”看到我半信半疑的樣子,,大嫂莞爾一笑說:“是啊,每天晚上,,我老公下班回來做機器面,我就和面做手搟面,,5斤面要做兩個多小時,手切面做得好吃的訣竅很簡單,。首先,,面要和的硬一些,,越硬越好,,面皮搟得越薄越好,要舍得用力,這樣切出的面條才會細,,也美觀。和面的時候要在里面加點鹽,,這樣做出來的面條才會筋道,、耐煮。有人喜歡在面里加雞蛋,,切出來的面條倒是好看,但是口感就差了些,。大嫂說得頭頭是道,,我不禁點頭稱贊,。見我饒有興趣,大嫂接著說:“剛開始那會兒生意也不是太好,,但我喜歡邊做邊用心琢磨,,一直堅持下來,到現(xiàn)在做多少都不愁賣了,?!?/p>
是啊,做面條的純熟手藝需要用心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做其他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想到這,,我不禁對眼前的大嫂肅然起敬。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