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節(jié)日
□ 田秀明
小的時候,,過了初夏,,心里就開始一天天盤算日子,,再過些時候就該是端午節(jié)了。童年的端午,,如同一場盛大的花季,,在我的心頭嬌艷著,爛漫著,,五彩斑斕,,每一抹色彩都是那樣讓人心動,,每一份靚麗都讓人心暖,。
端午,,是綠色的端午。夏日的湖邊淺灘上,,青青的蘆葦竄得比人還要高,,齊刷刷的,一叢一叢,,簇擁在水岸邊,,風一吹,一會兒倒過來,,一會兒倒過去,,沙沙直響。遠處的灘涂上,,綠盈盈的是艾草,、菖蒲,如利劍出鞘,直立在水上,。老家的端午,,插蒲掛艾是舊俗,家家都得在大門上懸掛一把青碧碧的艾草,、菖蒲,,說是能驅惡避邪。端午節(jié)怎么能少了粽子,,數天前母親就去湖灘上打來了蘆葦葉,,泡在一盆清水里,一片片綠得發(fā)油的蘆葦葉,,仿佛要把水染得也是綠綠的,。
端午,,是金色的端午,。端午節(jié)吃咸鴨蛋是老家的又一習俗,老家的咸鴨蛋外面裹著一層金黃色的窯土,,父親說這樣腌制的咸鴨蛋才能起油起沙,。美食文人汪曾祺先生說,,“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边€真是這樣的,。小時候,家里面只有在端午節(jié)會煮上幾回咸鴨蛋,,拿到手上怎么都舍不得吃,,裝在用五色彩線編織的蛋袋里,掛到脖子上晃蕩著,,直到蛋殼撞破了,,才肯挖出里面的蛋白和蛋黃,一點一點地解饞,。
端午,,是紅色的端午。老家端午節(jié)的餐桌上,,一般人家少不了要有“五紅”,,講究的人家要湊齊“十二紅”,。紅色仿佛就是端午節(jié)的主色調,什么樣的菜肴做出來是紅色的,,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都會一樣不少地端上桌。紅燒肉,、紅燒黃魚,、紅燒雞塊、油爆河蝦,、脆炒鱔絲,、清炒紅莧菜、糖漬紅蘿卜等,,葷素搭配,,應有盡有。古人認為紅色能夠除惡祛災,,端午吃紅寓意消災祈福,,有些人家還要在小孩子額頭上點朱砂痣,祈求平安健康,。
端午,,是多彩的端午。其實,,每一個節(jié)日都是多彩的,,就像端午節(jié)一樣,白得晶瑩的粽子,,金黃的咸鴨蛋,,翠綠的菖蒲、艾草,,還有紅得讓人垂涎欲滴的菜肴,,每一份色彩都豐富了端午,,每一份色彩都美麗了端午,。
端午的色彩何至于此。2000多年前,,當一個叫屈原的士大夫憤然抱石投江的時候,,從此就有了端午節(jié)。在我的內心深處,,端午更是濃濃地被抹上了文化的色彩,,歷史的色彩。
責任編輯:暢任杰